執業經歷:工作經歷 199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獲醫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臨床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臨床博士學位。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從事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先后擔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2018年9月赴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腫瘤研究中心學習半年。2019年1月晉升為教授。 科研工作 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北醫三院等11項科研基金的資助。主要研究方向是婦科腫瘤的發病和耐藥機制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十余篇。研究成果于2018年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2017年獲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谂R床實踐中手術過程的思考,獲得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角度可調宮腔鏡及其使用方法、宮腔防粘連器械)和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培養碩士研究生5名。 學術兼職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委員會 委員 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 青年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健康科普分會 常委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分會 委員 婦幼健康研究會生殖道感染專業委員會 委員 國家自然基金初審評審專家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編委 獲獎情況 2018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7年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2017年 央視全國最美醫生 團隊獎 2017年 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 提名獎 2016年 第一屆北京大學臨床醫療獎 2014年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青年科學家”工作站首批入選人員 2010年 北京大學醫學部青年崗位能手 2009年 北京市科技新星 著作與譯著 參與編寫了《婦科腫瘤學》、《子宮頸病變的診治要點》、《陰道鏡診斷圖譜》等著作,并參與了《牛津臨床婦產科手冊》、《奈特婦產科彩色圖譜》和《宮頸上皮內瘤變的陰道鏡檢查和治療--初學者手冊》的編譯.
詳細介紹>1. 用戶通過文字、圖片方式詳細說明病情。
2. 醫生問診不限交流次數。
3. 醫生給出明確建議后問診結束。
4. 醫生接診后問診最長開啟48小時,逾期自動結束。
咨詢數:3
針對性地解答患者的診前就醫疑問以及疾病問題
電話咨詢是一次性咨詢服務
通話時間最長可達套餐指定時間,您可與醫生充分溝通
醫生號源排班實時掌握,預約掛號快人一步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婦幼保健院西院
婦科
¥399/次
立即咨詢